民间借贷利息的计算方法(引自最高裁判实务)

民间借贷利息的计算方法(引自最高裁判实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3修正)第264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迟延履行利息司法解释》第1条规定: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计算方法为: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但是该解释第7条第1款规定:本解释施行时尚未执行完毕部分的金钱债务,本解释施行前的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按照之前的规定计算;施行后的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按照本解释计算。而之前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2009年5月11日)对于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有不同的规定。

据此,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应分两部分进行计算:

第一部分:根据上述批复,截止2014年7月31日,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含利息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日)×2×迟延履行期间(参照相应期限的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按利率变动分段计算)。

第二部分:根据上述司法解释,自2014年8月1日起截止履行完毕之日,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两部分计算结果相加即为需计收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2014年8月1日前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计算的基数包括债务本金、利息、罚息、滞纳金、违约金、评估费、鉴定费、公告费等因诉讼或仲裁所支出的费用,但不包括案件受理费、保全费及其他申请费。

需注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3修正)第264条的规定,未按照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都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支付加倍部分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是一项法定义务而非约定义务,无论当事人双方是否有约定、法律文书是否有记载,只要出现本法律条款规定的情形,就应当予以适用。也即,不论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中是否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3修正)第264条的规定,在被执行人未按期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情况下,申请执行人均有权要求被执行人支付。

相关推荐

国际足联世界杯金靴奖
365etb为什么关闭账号

国际足联世界杯金靴奖

07-28 👁️ 5661
广西桂平木圭镇:让废弃矿区变“绿洲”
干货来袭!我们为你总结了爆款小游戏的 6 大推广策略
365etb为什么关闭账号

干货来袭!我们为你总结了爆款小游戏的 6 大推广策略

08-03 👁️ 102
《仙剑奇侠传6》存档方法介绍
365etb为什么关闭账号

《仙剑奇侠传6》存档方法介绍

07-04 👁️ 6408
怎样拍出一个比较好的产品视频?有没有什么小技巧或者拍摄创意?我的产品主要是厨房类目的,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像电子产品一样做各种酷炫的功能展示。
中国建设银行
365bet有手机版吗

中国建设银行

07-29 👁️ 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