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瑾墓志

萧瑾墓志

萧皇后的传奇人生

志文中有述“逮今上嗣业光隆鼎祚,长秋肇建,正位后宫”,“今上”是指隋炀帝,“正位后宫”是指隋炀帝即位后,立萧岿之女萧氏为皇后之事。萧皇后在《北史·后妃传下》中有传,作为西梁皇室后裔,隋朝皇后,虽身份尊崇,但其一生却跌宕起伏,颇具传奇色彩。

虽贵为西梁公主,萧氏的童年生活却非常清苦,“江南风俗,二月生子者不举。后以二月生,由是季父岌收养之。未岁,岌夫妻俱死,转养舅张轲家。轲甚贫窭,后躬亲劳苦。”[42]成年后被选为晋王杨广妃,杨广登基称帝,即被册封为后。萧氏温婉端庄,知书达理。隋炀帝失德,萧皇后“心知不可,不敢措言,因为《述志赋》以自寄焉”[43]。并借机将其所作的《述志赋》呈于隋炀帝。隋炀帝被萧氏文采所吸引,然而当其读到“孰有念于知足,苟无希于滥名……夫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珠帘玉箔之奇,金屋瑶台之美;虽时俗之崇丽,盖哲人之所鄙”时,炀帝心里很不是滋味,对萧皇后说“你身居瑶台,却心慕寒素,未免过于清高”[44],此时萧皇后很是伤心,感慨隋炀帝不理解自己。《北史·后妃传下》中记载“及帝幸江都,臣下离贰,有宫人白后曰:‘外闻人人欲反。’后曰:‘任汝奏之。’宫人言于帝,帝大怒曰:‘非汝宜言!’乃斩之。后宫人复白后曰:‘宿卫者往往偶语谋反。’后曰:‘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去已然,无可救也。何用言,徒令帝忧烦耳!’”[45]至此萧皇后对隋炀帝已失望至极。

“女战俘”记

这位温婉贤淑,知书达理的后宫女子在隋炀帝死后并没有平淡的度过她的一生。隋大业十四年(618),宇文化及于江都弑杀隋炀帝,隋宫妇人均成为宇文化及的“女战俘”,萧皇后自然也在其中。后来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击败宇文化及,萧皇后辗转又成为窦建德的战俘,据《北史·后妃传》中记载:“化及败,没于窦建德。建德妻曹氏妒悍,炀帝妃嫔美人并使出家,并后置于武强县。”[46],“炀帝妃嫔美人”中有没有萧皇后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在《旧唐书·窦建德传》记载:“建德入城,先谒隋萧皇后,与语称臣。”[47],从此处可以看出萧皇后的的确确是窦建德的“女战俘”,而且窦建德对萧皇后以旧臣之礼相待,很是尊敬萧皇后。宇文化及和窦建德都曾将萧皇后安置在自己身边,是否染指过萧皇后,文献中并未明确说明,但是在一些野史中记述二人对萧皇后存过不轨之心。

突厥行

战俘生活并不是萧皇后最后的归宿,隋宗室女义成公主结束了萧皇后的战俘生涯。据《新唐书·突厥传》中记载:“义成,杨谐女也,其弟善经亦依突厥,与王世充使者王文素共说颉利曰:‘往启民兄弟争国,赖隋得复位,子孙有国。今天子非文帝后,宜立政道以报隋厚德。’”[48]可知远嫁突厥的义成公主劝处罗可汗将萧皇后迎到突厥,又《旧唐书·突厥传》记载:“隋炀帝萧后及齐王暕之子政道,陷于窦建德。(武德)三年(620)二月,处罗迎之,至于牙所,立政道为隋王。”[49]义成公主等人劝说成功,萧皇后以义成公主尊贵客人的身份进入突厥,其子还被封为隋王。义成公主怜悯萧皇后一次次沦为战俘,将其迎接出来,不仅维护了隋宗室的颜面,且保全了隋炀帝后裔以待完成复隋大业。

迎回长安

《新唐书·突厥传》中记载:“四年正月,靖进屯恶阳岭,夜袭颉利,颉利惊,退牙碛口,大酋康苏蜜等以隋萧皇后、杨政道降。或言中国人尝密通书于后,中书舍人阳文瓘请劾治。帝曰:‘天下未一,人或当思隋,今反侧既安,何足治耶?’”[50]贞观四年,李靖夜袭突厥,此时颉利可汗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康苏密要拿萧皇后和杨正道来投降唐,这一次康素密的行为正中李世民的下怀,为安抚百姓,李世民将萧皇后等迎接回长安。

萧皇后辗转一生,最终重回长安,并于此逝世,和隋炀帝合葬于扬州,自此萧皇后跌宕起伏的人生才画上了句号。

参考文献

[1] (梁)萧子显.南齐书[M](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1.

[2] (唐)令孤德棻.周书[M](卷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4:855-862.

[3] (唐)李延寿.南史[M](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167.

[4] (唐)房玄龄等.晋书[M](卷八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2118.

[5] (梁)沈约.宋书[M](卷六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1653.

[6] (梁)沈约.宋书[M](卷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1342.

[7] (唐)姚思廉.陈书[M](卷一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2:217-218.

[8] (北齐)魏收.魏书[M].(卷一百一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2937.

[9] (梁)沈约.宋书[M](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74:1261.

[10] 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修订.辞海试行本·第8分册·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 1961-11:78.

[11] (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M](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2:730.

[12] [15](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M](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2:729.

[13] (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2008:191.

[14]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志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3-08:3563.

[16] (唐)令孤德棻.周书[M](卷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4:866,867.

[17] (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M](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2:745、746.

[18] (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M](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2:156.

[19]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卷四十六).上海:中华书局,1975:1194.

[20] (东汉)班固.汉书[M](卷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4:3160-3161.

[21][27][29] 聂鑫.中国法制史讲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01:96.

[22] (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M](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2:792.

[23] (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M](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2:40.

[24] [28] (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M](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2:797.

[25] (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M](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2:774.

[26] (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M](卷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2:752.

[30] (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M](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2:23.

[31] (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M](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2:66.

[32] (唐)李延寿.北史[M](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10:107.

[33] (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M](卷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2:1562.

[34] (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M](卷七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2:1679.

[35] (北齐)魏收.魏书[M].(卷七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175.

[36] (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M](卷七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2:1685.

[37] (唐)李延寿.北史[M](卷八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10:2806.

[38] 袁刚.隋代考课制度述略[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81.

[39] 薛飞.隋代墓志隶书研究[D].吉林大学,2016-4:51.

[40] 崔尔平.明清书论集·艺概[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1187.

[41][43] 启功.文心书魂·启功随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2.

[42] (唐)李延寿.北史[M](卷一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10:535

[44] 程思源主编.中国全史·卷24·野史[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08:4654-4658.

[45] (唐)李延寿.北史[M](卷一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10:536.

[46] (唐)李延寿.北史[M](卷一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10:537.

[47]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五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2238.

[48]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卷二百一十五上).上海:中华书局,1975:6029-6030.

[49]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卷一百九十四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5154.

[50]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卷二百一十五上).上海:中华书局,1975:6035.

相关推荐

[攻略]流放之路网页市集使用手册
手机收藏在哪里找
365etb为什么关闭账号

手机收藏在哪里找

07-11 👁️ 9634
斗破苍穹
365net

斗破苍穹

07-05 👁️ 2036
天刀手游师徒系统攻略,恩师值速刷方法公布,轻松兑换圣绣随云!
明日之后快乐101探索宝箱位置 快乐101遗失的货箱在什么地方
世预赛 巴西VS巴拉圭 风雨飘摇的巴西队能否碾压巴拉圭队?比分预测